
“双减”政策出台以来,卫门口小学利用课后服务,持续推广学校特色活动——信息技术与书法教学的融合,书法课融合汉字起源内涵,真正引领学生,写好中国字,做好中国人。
一、开辟活动场地,注入“双减”因子
走进卫门口小学书法活动室,墨香扑面而来。笔墨纸砚,面积不大,应有尽有。摊开的宣纸上,留下师生日常练习的道道墨痕。正所谓“一横长城长,一竖字铿锵,一画蝶成双,一撇鹊桥上。”自2019年书法活动室建立,每周每班一节落地书法活动课,成为学生心之所向。在这里,他们可以学习由学校书法课题负责人伍云灵老师创编的12册书法课程知识,欣赏老师们练习书法的视频,从而自觉生发起探寻汉字的文化内涵、书写好一撇一捺的民族情感。
二、创新活动形式,注入“双减”活力
学校书法教师对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,发现喜欢书写汉字的达到98%,对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清楚了解的却不足30%。现行语文教材识字量较大,而“双减”政策实施以来,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学校行政商议,教师应抓住课堂时间,向课堂要质量。因此,以书法活动室为平台,以书法课题组教师为突破口,加强课题组集备力量,结合现行语文教材中的难字、难词,开发出一套适合学生通用的100个视频教材,增课堂之效,减课外之负,精准作业布置,扎实推行精细化校本作业策略,算好“加减”效益账。
三、打造活动亮点,注入“双减”动力
走出“减负”之困局,惟一条捷径:真“减”实“优”,“功在课堂,优在课后”,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。2022年10月10日,伍灵云老师现场示范书法课,学校教师,湖南幼专实习老师观摩。课上,伍老师化繁为简,从“福”的由来讲到“福”字的贴法,由“福”字在生活中的运用讲到“福”字的故事,并运用信息技术现场示范书写要领。学生们书写后争相送“福”贴“福”,整个活动师生均受益匪浅。
“双减”以来,武陵区卫门口小学善于捕捉教学难点,探寻突破口。书法活动室的成立,书法社团活动的扎实开展,“减”出了教育教学的新格局,“减”出了学校发展的新思路,“减”出了学生发展的新举措!
(书法社团活动现场)
责编:龚莉雅
来源:常德市武陵区卫门口小学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筑巢引凤 “职”等你来!武陵区2025年产业园区企业网络专场招聘会火热来袭
警惕!“联合旅业”投资返利存在风险,小心“馅饼”变“陷阱”
国家喊你减肥啦!健康体重, 一起行动~
关注!湖南出台《若干措施》支持常德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
就医更便捷~3月起,这笔钱不再交
需要求职的看过来,2025年武陵区“春风行动”网络招聘会来了~
武陵疾控提醒您:新春开学季,这些传染病要预防!
过年去哪儿?老西门精彩新春活动“菜单”,请查收→
下载APP
分享到